直播电商攻略(中期):直播奇观与带货危机

2021-08-19 17:26:27

有人说,直播电商“一切才刚刚开始,未来有无限可能”;也有人说,直播电商“你方唱罢我登场,都把假象作衣裳”。

这两种说法都不客观,对直播电商更准确的理解是:它不是刚刚兴起;它存在数据虚高现象;但,它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。

01 直播电商是一种经济奇观
直播电商只要发展,就免不了数据泡沫,数据泡沫的出现,也是它快速发展的佐证。

仅用几年就快速占领市场,直播电商俨然是一种经济奇观。细究它的优势与风险,就能理解它的兴起必然发生,未来非常广阔。

优势:
直播电商凭借自身优势,撬动了中国亿万级市场。

(1)受众大
移动设备迅速普及,直播电商火速聚拢大批粉丝。以快手电商为例,2020年度日活量突破1亿,全年实现了3812亿元的巨量成交额。一个直播间,可能等于一个一线城市的顶级商圈。

(2)低价
全网最低价未必可信,但性价比高通常是真的。

品牌直接通过主播触达消费者,减少了中间环节和渠道成本;主播通过粉丝规模效应,进一步降低产业链成本。不定时的优惠券、限时特价等也都拉低了商品价格。

(3)省时
主播荐品的方式,迎合了惰性心理。

主播快节奏的话风和专业的话术,能够影响用户心智,引导他们快速决策。直播间将现实与狂欢分割,用户短暂地沾染从流消费的的快感。他们也不必再纠结买哪个,从哪个app上买,节省了时间精力。

(4)有趣
直播电商的卖货模式是“娱乐+营销”。

有趣的内容和主播自带的流量,将“买完就走”的传统购物形态转变为“买完还看”。每场直播中的品类往往并不单一,意味着让用户停驻的时间越长,越有机会提升客单价。

(5)真实
货品的直观性和直播的强互动性让用户获得真实体验。

视频形式本身就很直观,实时进行的直播又进一步强化了真实感。以素颜霜为例,商品的遮瑕、美白效果在直播中肉眼可见,视觉带来的冲击让人仿佛身临其境。

直播间制造了强烈的社会临场感,主播可以同用户实时对话,进行点赞、打赏、福利回馈、发红包等多样互动。

自身优势辅以心理学暗示,让直播电商的转化率远高于其他渠道。

02 直播电商的带货危机
当直播电商被多数人视为捷径时,带货风险也多了起来。

风险
(1)信任危机
直播电商日渐变成“信任>兴趣”,信任危机却凸显出来。

部分主播刻意利用镜头、美颜等方式,重塑商品外观,误导消费者。

一些主播不重视品控甚至恶意以假乱真。最典型的当属辛巴的“燕窝糖水事件”,而此前李佳琦“不粘锅”也曾翻车,头部主播信誉变差,尾部主播更普遍缺少公信力。


(图片来自于网络)


明星、名人入场也无济于事,杨天真、董明珠等都曾被质疑数据造假。

此外,李佳琦直播间“买完不让换”曾被消协批评,退货退款难等售后问题也在劝退粉丝。

(2)主播差异
直播电商依赖流量变现,不同主播吸引流量、处理流量的能力不同。

据2020年数据,头部KOL仅占2%,90%以上都是腰尾主播。尾部主播通常不能自带流量,也无法留存流量。即使是明星,商家为之付出高昂的坑位费,也可能换来惨淡的真实成交率。


“成交不到一个亿,不好意思晒数据”,坑位费和分佣机制刺激数据注水。面对“人造数据”,商家对主播的真实带货能力难以甄别。


(3)退货率高
除了虚假宣传、数据造假等行为外,直播电商的自身机制也使退货率高出其他渠道。

直播电商的高转化率源于特定场域中的兴奋刺激,表现为冲动消费。可能退出直播间后就会逐渐冷静,产生后悔心理,改变对商品的判断,继而发生退货行为。

头部主播退货率或达20%-30%,尾部主播60%-70%时有发生,汪涵这样的知名主持人也曾因为直播带货退货率超过70%惹得一片哗然。

新概念的产生,常被投机者利用,因此数据泡沫无法避免。但随着监管整改等措施,直播电商公信力正在逐渐恢复。对大多数商家来说,直播仍然值得布局。

应该说,直播电商是一条有风险的捷径,商家以优质产品为依托,以数字化为装备,坚守信誉底线,就能规避大多数风险,依靠这条捷径斩获市场。

上一篇:“人工智能×电商”,数字化经营会擦出怎样的火花?

下一篇:直播电商攻略(下期):玩法升级!内容+数字化=未来生态

售前咨询 旺旺咨询 售后咨询
返回顶部